国产在线精品第一区二区,国产精品不卡一区二区,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,国产兽交xvidseos视频,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

【扶貧手記】扶貧扶到群眾心坎上——一位駐村扶貧干部的工作日志

  • 2018-08-02 12:58
  • 作者:李利冰
  • 來源:中國健康傳媒集團-中國醫(yī)藥報

圖為李利冰在用手機記錄油茶的長勢情況/攝影 李浩然   


       催開脫貧花 結出小康果

  2018年3月16日


  “注重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,做好貧困群眾思想發(fā)動、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,激發(fā)擺脫貧困內生動力?!边@是駐村工作隊的“十大工作任務”之一。


  雙林片區(qū)還有一些沒有動起來的貧困戶,雖然內心渴望脫貧致富,但受制于勞動能力、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,常被人貼上“等靠要”的標簽。駐村扶貧怎么搞?說一千道一萬,就是要讓貧困戶動起來,用自己的雙手創(chuàng)造美好生活。


  2016年,我?guī)еp林片區(qū)6位村支書,向文斗鄉(xiāng)政府借資7萬元,啟動了5700畝油茶基地建設。如何讓這些沒動起來的貧困戶動起來,全心全意種好油茶?我與村干部一起,采取夜訪、開場壩會等多種方式“攻心”,點燃貧困戶勞動致富的信心。


  碑梁子村4組有一個出了名的“懶漢”,過著“東借一點、西賒一點”的窮日子。2016年底,他聽了我的宣講后,動了種油茶的心思。起早貪黑,挖地下苗,把兩畝多的自留山,全部種上了油茶。


  3月15日下午,他找我去看他栽的油茶。來到油茶地,讓我吃驚不小——2016年栽下的不足20厘米高的油茶苗,現(xiàn)全部長到1米多高,比別人同期栽下的苗子幾乎高出一倍,而且整塊地沒有一個死苗廢洞,達到了示范園的標準。


  他自豪地告訴我:“李隊長,我這兒原本也死了幾十棵苗。但我上山挖了野生油茶苗全部補植成活了?!蓖瑫r,他還告訴我一個秘密,之所以起早貪黑種油茶,是因為扶貧工作隊的一次“獎勵”,讓他甩掉了“懶漢”的帽子,在村里長了面子。


  原來,去年年初,我在查勘各家的油茶種植情況時,發(fā)現(xiàn)他的種植進度比較快,就當著十幾個村干部和村民小組長的面,獎勵他兩包價值十幾元的生根液,還隨口夸獎了他幾句。沒想到,這不經(jīng)意的夸獎與“獎勵”,竟成了他由懶變勤的動力。


  精準扶貧,就是要通過正面激勵引導貧困群眾知政策、懂政策,動起來,以勤勞為榮,變“不干”為“愿干”,重燃生活信心,主動融入脫貧攻堅戰(zhàn)中。


  兩包生根液,竟激發(fā)出一個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巨大動力,或許這是誤打誤撞,卻也給我啟發(fā):治懶病,需先治“心病”。真心希望那兩包微不足道的生根液,不僅能強壯油茶苗的生長根系,還能強壯貧困戶的圖強根系,早日催開脫貧之花,催熟小康之果!


  扶貧先扶志 筑夢奔小康

  2018年4月6日


  在駐村扶貧期間,有少數(shù)農戶采取哭窮、訴苦的手段,爭當“建檔立卡貧困戶”“低保戶”“易地搬遷戶”。尤其是當上級領導來村里檢查、走訪時,常有個別貧困戶抹淚,以求得到更好的“扶貧待遇”。


  2月28日,利川市市長張濤到碑梁子村走訪調研。剛從碑梁子小學出來,就被一位姓冉的農婦攔住,一邊哭一邊拉著張市長訴苦。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上個月我到她家走訪,一家人和和睦睦,還要留我吃飯,怎么不到20天,她就攔著市長“告狀”呢?我趕緊用手機錄下她哭訴的全部內容,以便查找扶貧工作的疏漏。


  張濤市長走后,我立即與村干部調查她哭訴的問題。經(jīng)了解,她的兒女們很能干且孝順,也都在外打工賺錢,實在找不到該用哪條扶貧政策來往她家靠。最后,村支書李仁方出主意,在建設木瓜示范基地時,優(yōu)先考慮請她參與栽種木瓜。享受到“扶貧待遇”后,再見到扶貧干部與走訪調研的領導時,她的臉上有了笑容。


  一波剛平,一波又起。冉姓農婦的事剛解決,五組67歲的農婦楊某也“哭”起來。


  3月29日,市領導來到碑梁子村檢查,楊某搶在鄉(xiāng)干部前提出“沒錢買仔豬”“沒錢修房子”等問題,要求盡快解決。


  第二天,我與對口幫扶干部陳學平來到老人家里,發(fā)現(xiàn)她家房屋破舊。但陳學平調查了她家的情況卻嚇了一跳:楊某一家6口人,兒子、兒媳和女兒都在外面打工,去年家里存款余額有1.8萬元,養(yǎng)的一頭小牛賣了5500元……


  面對這個并不十分貧窮的“貧困戶”,我們該怎么辦?我與村支書苦口婆心地跟她講政策,但她就是不理解。我們決定從她的長孫小冰身上尋找突破口,最終達成協(xié)議:在按規(guī)定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基礎上,她自己家也出一部分錢,共同把房子修好;我協(xié)調安排19歲的小冰到市區(qū)一所職業(yè)技術學校就讀,學一門手藝。


  鴻鵠展翅凌云志,駿馬揚蹄踏雪心。扶貧先扶志,面對一些“會哭”的貧困戶,我們要用積極的幫扶與正確的引導,激勵他們誠實勞動,主動作為,用自己的雙手實現(xiàn)小康夢。


  精準識別破難題 八旬老人住新房

  2018年5月8日


  駐村以后,我才真正體會到,基層扶貧干部有三個繞不開的難題——精準識別難、材料工作難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難。其中,精準識別就是個傷腦筋的大難題。


  5月4日清晨,外面下著大雨。我剛起床打開門,就看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婆婆送來一包豌豆和一捆蔥蒜。我感動地收下,放到駐村工作隊的廚房里,然后招呼老人坐下,并拿出100元錢。


  開始,老人堅持不肯收錢,但拗不過我的堅持,最后終于收下。原來,老人冒雨過來,是想讓我給她安排一套大的“扶貧房”(易地搬遷安置房)。但她并不太符合納入易地搬遷的條件,因為兩個兒子和兒媳均有贍養(yǎng)她的能力。


  當晚9時許,老人的一個兒媳打來電話,抱怨不給她婆婆安排“扶貧房”的事,要我給她婆婆做主。掛斷電話后,我連夜趕到村支書李仁方家。


  既然孩子有贍養(yǎng)能力,為什么還要給她安排“扶貧房”呢?李仁方告訴我,他們這兒有一個風俗,上門女婿沒地位,老人的兩個兒子都是入贅,沒有子女,而兩個兒媳又均帶著與前夫生的兒女,多年來,對老人沒盡過贍養(yǎng)義務。老人已78歲高齡,一個人住在山上的舊房里,日子過得非???。村組本已按程序給老人安排了一套小面積的“扶貧房”,但要到下半年才能領鑰匙。老人之所以要大的“扶貧房”,是想給兩個兒子留后路,以防他們年老后生活沒有著落。


  回到宿舍,我翻查中央、省、市有關精準扶貧的政策文件,最終看到一條規(guī)定:對于女兒外嫁、兒子入贅外地,父母單獨在本地生活并且的確困難的,可尊重農村習俗進行單獨識別。對于子女長期不贍養(yǎng)老人,老人的確生活困難的,并且周圍群眾也認可的特殊情況,經(jīng)村民主評議通過后,可以單獨識別。


  第二天一大早,我便召集村干部、村民代表開會,大家一致同意給老人安排一套大的“扶貧房”。隨后,我也在會議記錄本上簽字。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,實事求是地解決老人的住房問題,還能惠及她的兩個兒子,何樂而不為呢?


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,扶真貧,真扶貧。扶真貧,首先要識真貧。而精準識別,看似簡單,實則不易,其根本原則,就是實事求是,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把群眾真正公認的貧困家庭納入建檔立卡、精準扶貧的目標范圍。在我看來,尊重農村習俗,考慮特殊情況,就是實事求是。堅持實事求是,精準識別也就不難了。


  (李利冰系湖北省利川市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局扶貧干部、文斗鄉(xiāng)雙林黨總支書記)


(責任編輯:)

分享至

×

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!

    相關閱讀
網(wǎng)民評論

{nickName} {addTime}
replyContent_{id}
{content}
adminreplyContent_{id}